青春“三下乡” | 传媒学院:“数绘乡韵宣讲团”开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系列活动

发布者:郁王白云发布时间:2024-12-23浏览次数:3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相关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文物报联合遴选2024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主办单位对所有材料进行了认真审阅,来自657所高校的1000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入选,其中,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数绘乡韵宣讲团”入选。

 

品读经典·认真研讨·设计宣讲内容及方案

7月10日至20日期间,传媒学院“数绘乡韵宣讲团”通过线上会议,召开3场关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内容设计研讨会,指导教师郁王白云、宣讲团队长胡梦茹及宣讲团所有成员参加研讨。

        7月12日,宣讲团成员共同观看《盛世修典》纪录片,从汇聚、赓续、弥新三个篇章中,全面回顾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了解了海内外绘画珍品是如何通过数字化高科技手段汇聚到“新家”的,也让宣讲团成员们深刻领会了“大系”不仅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在文化强国、国家软实力提升的进程中“活了起来”,成为中国文化的金名片。

       

        

 

(观看《盛世修典》纪录片截图)

 

(团队成员观看纪录片照片)

       7月15日,宣讲团在接收到“大系”提供的学习资料包后,认真学习2024年暑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大学生志愿宣讲培训课程,课程分为8部分,宣讲团成员累计学习20学时,并做了详细的学习笔记。

 (同学做笔记学习课件内容)

(观看课件截图)

  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宣讲团成员们带着疑问于7月18日,召开了关于设计宣讲内容的研讨会。通过前两场的学习,宣讲团成员们对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有了深入了解,研讨会过程中,大家围绕绘画表达、山水画的人文寄遇、敦煌壁画制作、数字化手段等展开了深入讨论,并确定了宣讲主题及内容。会后,各团队成员依据主题设计宣讲内容、ppt、视频等资料


(队长策划团队分工明细,为成员提供工作方向)

(讨论宣讲注意事项并分享想法)

深入社区·一线调研·开展关于“大系”宣讲的乡村美育调研

 

   为深入了解“大系”宣讲在乡村美育中的作用发挥,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讲团采用线上线下访谈、问卷采集相结合的方式,自7月10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调查研究,旨在全面分析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后期宣讲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学生们讨论并填写调查问卷)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调查问卷截图)


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并持续跟进工作安排)

 

提前确认宣讲安排并与工作人员分享宣讲内容)

传承经典,以美育心·“数”说“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绘画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高度概括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奥秘所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了关键前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基本坐标。7月23日,宣讲团前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传世国宝级绘画珍品,为社区居民们和中小学生诠释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现场有近百人参与。



(团队成员们到达南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数绘乡韵宣讲团团队合照)

            此次宣讲精选了多幅中国古代绘画精品,《九歌图》《十八学士图》《步辇图》《八高僧图》《一团和气图》,宣讲人刘士荣通过数字动画、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为大家详细诠释了绘画表达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清晰呈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传承。同时,播放的数字动画更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文明在漫长岁月中的演变与融合,给大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小朋友们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专注地听着讲解)

 


(小朋友们端正地坐在座位上,观看视频讲解)

        提问互动环节,现场的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与宣讲团成员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和包容性的理解,深刻领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一位小朋友高高举起手,迫不及待回答问题)

 

(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一起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南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谈铭珉表示,传媒学院“数绘乡韵宣讲团” 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字化讲解和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激发小朋友和社区居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希望之后在南塘社区的两次宣讲也能稳定发挥,让下至幼儿,上至老年,都能够通过参加宣讲丰富精神世界。

(南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发言)

   宣讲活动结束后,宣讲团成员总结复盘,队长胡梦茹表示:“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的孩子们打开艺术之门,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印嗣琦表示:“大家在与小朋友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也激励着不断提升自己,为他们带来更多有意义的课程。” 刘欣宇表示:“今天设备调试正常、拍摄了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都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 吴心雨表示:“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要学会读懂绘画作品,用好数字化设计的专业技能,将中华文明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行动起来!”

           据悉,近期宣讲团将陆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宣讲和调查研究。

(教学组调试设备)

(摄影组仔细调试相机,捕捉精彩瞬间)

(志愿者对小朋友的问题进行解答)

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交流并合照)

缪佳涵: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体悟红色文化,为村民办事,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23日,数绘乡韵宣讲团赴常州市南夏墅南塘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与此次活动后,我深有感触。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绘画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这些感悟和收获,都是我宝贵的财富,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青春三下乡活动是一场关于强国有我的微旅行,让我们相信,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将筑起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

孟昕悦:

   我们走进社区,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交流互动。通过实地调研与采访,了解了人们对历史艺术的了解程度。

   在与团队成员合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想法,我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策划活动方案到组织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汇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通过团队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宣讲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它让我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既锻炼了能力,让自己对中华文化与历史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决心。

吴心雨:

   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暑假,我有幸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宣讲。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分享与交流,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旅程。
        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的了解与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文化记忆,成长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

   活动结束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这次反家乡宣讲活动,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历史与现状,更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新时代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承与弘扬家乡的文化与精神,更要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中去,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