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教学素养,传媒学院深入贯彻学校关于审核评估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工作方案,于9月18日与9月24日下午,在技术楼1407室组织开展了两次课堂教学“人人过关”教研活动。校纪委书记崔燕、质评处处长顾晔峰、特邀专家美术学院副院长陶金鸿亲临现场指导,传媒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围绕本学期所授课程进行了深入的课堂教学分享与研讨。本次活动由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牵头组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圆、副院长章力、副院长刘方全程参与。

活动伊始,副院长章力强调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教材遴选应严格遵循严谨、规范的原则,确保其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对接。同时,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表及课件等教学材料的编写与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教材核心内容,以保障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首场活动中,周娅汝、司建楠、张靳、张颖婷、袁泓洋五位教师结合各自课程特点,从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构建到实践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现场展示了教案、教学大纲、课件等关键教学资料,充分展现了课程教学的规范性与系统性。教师们就课程的关联性和体系性还分享了在实际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





课堂教学“人人过关”教研活动现场(一)
第二场活动中,沈庆斌、仇蓓蓓、徐永顺、郑楠、王泠然、董浩六位教师围绕教学组织方式、课程功能定位及课程衔接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崔书记、顾处长与陶院长逐一点评,就课堂教学有效组织、教学方式方法、作业形式等多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充分肯定了教师们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提出宝贵建议,强调教师需清晰把握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应用型课程中加强校企合作与行业对接。






课堂教学“人人过关”教研活动现场(二)
总结环节,顾晔峰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重申教学工作中应始终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核心原则。陶金鸿院长则寄语传媒学院青年教师,指出“教学是一份良心活”,课堂教学应以激励为主,持续激发学生潜能。她还鼓励学院在课程建设中继续深耕人工智能(AI)相关领域,紧跟学科前沿,推动教学创新。


本次“人人过关”教研活动系列教研活动,依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工作要求,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也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质量提升的方向,为传媒学院课堂教学的持续优化注入了新动力。
